(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电气工程系)
2006年我系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获得批准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建设实训基地。
一、基地建设的原则
能够在本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应能够集教学、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逐步建设成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我省攀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
我院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职业岗位需要,构建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职业活动环境中,经受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达到国家(或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认定的标准,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
二、确保基地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训功能
——教育实训功能。基地采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以行业和企业为主导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完成学生向员工的实际能力转换。在数量和人才规格方面满足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
——培训功能。基地面向其他大、中专院校学生的职业培训,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职业学校教师培训。
——职业资格鉴定功能。基地具有职业资格鉴定资格,凡是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在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科技服务功能。基地同时也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基地。为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企业新产品可在基地进行试验、技术推广和推销。基地逐步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
三、实训基地取得的成绩及对人才培养的效果
实训基地已具有价值624.98万元的设备,有大型综合实验、实训装置208套,各类仪器、仪表、设备1306台套,有实训工位1102个,实训场所面积3140㎡,许多设备在省内高职院校居于领先水平。
2005-2006年,攀钢投资1500万元,在学院建设了一幢
15000M2
的实训大楼,其中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占用
7000M2
左右。近几年,培训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方面的高、中、低各类人才5000-6000人。仅2002-2006年5年间,我院就为本地培训职工一万多人次。
随着基地建设的进行,与基地相关的教师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基地共有专职实训教师25人,其中,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16人;这些实训教师中,有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18人,技师3人,高级实验师1人,工程师1人,在读的硕士研究生6人。专业课教师共有24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1人,中级职称13人,全部都是国民系列本科及以上,其中博士1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5名,在读硕士3人。外聘教师6人,全部为高级工程师。专业课及实训课中“双师型”教师占86%。
根据基地建设及发展的实际需要,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14种,140多万字。目前,实训基地的所有实验、实训指导书已自编完成。
同时,基地进一步加大了对本地企业,尤其是攀钢等大型企业职工的培训力度,仅2002-2006年五年间,学院就为攀钢培训职工就多达14734人,目前在学院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攀钢在职职工还有2500人。
攀枝花市目前有3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了同类专业,各类与电工电子有关的职业培训机构近10个。我院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是最齐全、最先进、最完善的。学院在办学中,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发挥该实训基地的作用,为这些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提供实训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和形成了比较良好的运行机制。目前,资源共享作用发挥良好。
我校良好的办学效果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山东冶金工业学校、原四川省农机校、原西昌经济学校、昆明冶金专科学校等10多所中高职院校到我院参观学习电工电子及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多年的建设,达到了较高的装备水平。如,电工钳式吊车(控制部分)实习间、高压供(配)电实习间采用了与攀钢各二级厂矿生产用相同的设备;电工基础实验所用电工技术实验台由浙江大学生产,设备功能完善,能完成高职院校电工类大纲所要求的所有实验;电气多功能实验室的电气技术综合实验装置,同样是由浙江大学生产,科技含量高,能完成电子、电工、电机等多学科的实验;工业网络控制实训中心由变频调速系统、PLC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工业网络控制系统、人机界面五部分组成,能完成PLC(可编程控制)、变频器安装调试、过程控制、工业网络控制、人机界面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实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主要由制冷实训室、音视频示教板实训室和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室组成,有彩色、黑白电视机,冰箱、冰柜、空调示教板、ZY-MTR遥控彩电示教板等教学设备,能完成家电维修实习、技能考证训练、电子技术综合实习、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等实训项目。
五、发展规划
通过进一步建设,将使实训基地能够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能满足教学要求和企业需要,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扩大规模,建设成为国内水平一流、资源共享、起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